鄱阳湖畔,春来种下丰产粮_查包養網站比較中国网

2024 年 3 月 19 日

春耕备耕时节,鄱阳湖畔处处涌动着万物复苏的生机。
  记者走进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化育秧车间,只见工人们正忙着搬运水稻种子。一些经过浸泡后发出嫩芽的种子几天前包養被放入秧盘,正长出一株株新绿。
  “我们工厂育秧车间的两条生产线开足马力,一天能培育4万多盘秧苗。这些种子可不一般,都是经过‘激烈PK’后的优质品种!”该公司董事长熊模昌将一把种子托在掌心,脸上的神情带着自豪。2022年,他从上海回到家乡承包农田从事水稻种植。
  “要种出好粮,种子是关键。为了找到良种,我几乎是百里挑一。”说起选种,熊模昌打开了话匣子,他从多地的种子公司包養和科研院所选取了上百个水稻品种,专门辟出一大块试验田,在同样的种植条件下测产,最终挑选出几个产量高、品质好的品种,准备今年大面积种植。
  农谚有云:“苗好一半谷。”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,越来越多的种粮农户通过选用优质品种来调整种植结构,提升亩均效益。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,目前江西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已稳定在96%以上,优质稻品种已占全省水稻审定品种数量的75%以上,为粮食安全筑牢种业根基。
  粮食安全不仅要实现高产,而且要追求质量。记者采访发现,一些农户采取生态种养,“九分田种稻,一分田养蛙”,这种种植模式既可以提升农产品质量,又能够增加土地产出。
  记者驱车来到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肖淇村的一处稻蛙产业园,只见村民们正在田里搭建围网、铺设水管。
  “稻谷不施肥、不打农药,黑斑蛙吃害虫,粪便可以做天然有机肥,从而实现生态循环种养。”肖包養淇村党总支部书记熊汗议介绍说,这里种出来的蛙稻米每斤卖到12元,深受消费者青睐,加上黑斑蛙的收成,一年算下来,每亩田的利润可观,绿色种养,一田多收,为稳粮增收提供了新路径。
  端稳粮食饭碗的信心,还源于藏粮于地战略的深入实施。来到联圩镇前洲村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项目现场,记者看到推土机等工程机械正在田间穿梭,有条不紊地平整土地、修建沟渠。
  位于鄱阳湖畔的联圩镇地势平坦开阔,土壤肥沃,耕作条件好,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达9.4万亩。
  “种好粮多产粮,今年我们更有信心了!”联圩镇党委书记章元良说,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后,原先零散的“小田”变成连块成片的“大田”,灌排条件得到改善,更加适宜农业机械化、规模化生产,亩均能增产粮食100斤以上。
  在前洲村的一块田里,记者见到“95后”种粮农户涂鑫城,今年已经是他投身农业的第六个年头,尽管每天在田里风吹日晒,他却乐在其中。涂鑫城告诉记者,高标准农田的耕作条件好,能够降低种植成本包養,今年他在往年的基础上,又多承包了上千亩的高标准农田。
  “这些年种田收成怎么样?”记者问。“还行包養網價格,还行!”涂鑫城微微一笑。
  身边几位种粮农户随之哈哈大笑,纷纷说道:“他肯吃苦,田管得好,地里打粮多,这些年腰包也鼓了。如今他种的是高标准农田,用的是优质品种,今年又有望是一个丰产年!”
  笑声在田间回荡。不远处金灿灿的油菜花随风舞动,绽放出春天的希望。
    (记者李兴文 范帆)
     新华社南昌3月17日电

標籤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